2019-09-28-ch03网络协议和通信
网络协议和通信
categories: 思科1
通信规则
规则
通信要素包括: 消息来源, 目的地址, 通道
协议要对以下要求做出说明
- 标识发送方, 接收方
- 语言和语法
- 传递的速度和时间
- 证实或确认要求
消息编码
- 适合介质
消息格式与封装
- 称为帧
- 目的地址和源主机的地址
消息大小
消息时序
- 访问方法: 消息发送的时间以及发生冲突的响应方式
- 流量控制: 信息量和发送速度
- 响应超时: 没有及时回复的操作
消息传输
- 单播: 一对一, 只有一个目的地址
- 组播: 一对多, 发送同一条消息到一组主机
- 广播: 发送消息到所有主机
网络协议与标准
协议
协议簇: 执行某种通信功能所需的一组内在相关协议, 在通讯涉及到的软硬件中实施
网络协议
- 协议是为了让发送接收方都理解信息。
- 消息格式化/结构化
- 网络设备与其他网络贡献路径信息
- 传送错误信息与系统消息的方式与使劲啊
- 网络通道建立和拆除
协议交互: 示例: web服务器和客户端
- 应用层-HTTP(超文本传输协议)
- 传输层-TCP(传输控制协议), TCP将HTTP消息划分为小片段(数据段), 控制消息大小和传输速率
- 互联网层-IP(Internet 协议), 从TCP获得格式化数据段, 封装成为数据包, 分配地址, 传送到目标主机
- 网络接入层-以太网, 网络访问协议, 包括数据链路上的通信和网络介质中数据的物理传输. 接受来自IP的数据包, 封装称为介质传输的格式
TCP/IP协议簇
- 协议分层: 不同厂商专注于自己的层, 层之间的交互方式是固定的. TCP/IP协议簇包括: 应用层-传输层-互联网层-网络接入层.
- TCP/IP协议簇被作为TCP/IP协议栈来实施, 通过网络为应用程序提供给端到端的传送. 以太网协议用于通过 LAN 使用的物理介质传输 IP 数据包
- 不同层的常用协议
- 应用层
- DNS, 域名系统
- DHCP,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, 动态分配/回收ip
- SMTP(简单邮件传输协议, 客户端或服务器发送邮件), POP3(邮局协议, 检索和下载邮件), IMAP(Internet 消息访问协议, 访问存储在邮件服务器中的邮件, 维护电子邮件)
- FTP(文件传输协议, 确认传输结果, 可靠, 面向连接), TFTP(简单文件传输协议, 无连接, 五确认, 比FTP占用资源少)
- HTTP, 超文本传输协议
- 传输层
- UDP, 用户数据报协议, 不确认数据传输是否成功
- TCP, 确认成功传输, 可靠
- 互联网层
- IP, 从传输层接收消息段, 打包为数据包, 数据包在网络上端对端传输.
- NAT, 将私有网络IP地址转化为公有IP地址
- ICMP,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, 反馈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错误
- OSPF,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, 路由协议
- EIGRP,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, 综合度量带宽, 延迟, 负载, 可靠性
- 网络接入层
- ARP, 地址解析(resolution)协议, 查询局域网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
- PPP, 点对点协议
- 以太网, 网络接入层的布线标准, 信令标准
- 接口驱动程序
- 应用层
- TCP/IP通信过程, 以HTTP为例
- HTTP将报头添加到HTML数据前面, 把HTML格式的网页数据传给传输层
- TCP传输层协议管理当个会话
- 将IP信息添加到TCP信息前, 形成IP数据包
- 以太网协议添加到IP数据包两端, 形成数据链路帧
标准组织
- IEEE,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
- ISOC
- TIA, 电信工业协会(网线排列的协议), TIA/EIA协议
- EIA,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(网线排列的协议)
- ……
参考模型
- OSI模型, 用层的编号代替名称, 第一层指物理层, 第七层是应用层
- 应用层, 进程通信的协议
- 表示层, 规定应用层数据传输的表示方式
- 会话层, 为表示层提供组值对话, 管理数据交换的服务
- 传输层, 数据分段, 传输, 重组
- 网络层, 通过网络交换数据片段
- 数据链路层, 通过公共介质交换数据帧
- 物理层, 硬件设备, 电气, 功能, 操作方法, 为设备传输提供物理连接
- TCP/IP模型
- 应用层, 提供数据, 编码, 会话控制
- 传输层, 各种设备通过不同网络通信
- 互联网层, 通信最佳路径
- 网络接入层, 控制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和介质
网络数据传输
数据封装
消息分段
- 分段: 消息切割, 方便重传, 避免占用网络过长时间
- 多路复用: 指源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一个个小片段, 交替发送不同的会话
PDU, 协议数据单元, 在不同层有不同的名字
应用层-data, 数据
传输层-segment, 数据段, 包含目的和源的端口号
网络层-package, 打包, 包含目的和源的网络地址
数据链路层-frame, 帧, 物理地址, 包括一次转发的网络接口卡(NIC)的物理地址(MAC地址)和接收数据链路帧的NIC的物理地址, 会自动删除上一次转发的地址.
对于客户端来说, 想访问web服务器, 第一级的目的MAC地址常常是默认网关
物理层-位, 定时和同步
封装/接触封装
- encapsulation
数据访问
- 网络地址
- 目的和源的物理地址(mac地址, 不可跨区域), 本地网络进行点对点通讯, 在数据链路层定义
- 目的和源的逻辑地址(逻辑地址, 可跨区), 在网络层定义
- 目的和源的进程号, 端口号, 在传输层定义
- 通往特定进程
转载请注明来源,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评论,也可以邮件至 tianyilt@qq.com
文章标题:2019-09-28-ch03网络协议和通信
本文作者:tianyilt
发布时间:2019-12-07, 23:40:55
最后更新:2019-12-10, 08:53:01
原始链接:http://yoursite.com/2019/12/07/%E6%80%9D%E7%A7%911/2019-09-28-ch03%E7%BD%91%E7%BB%9C%E5%8D%8F%E8%AE%AE%E5%92%8C%E9%80%9A%E4%BF%A1/版权声明: "署名-非商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"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。